摘要: |
以湖南石门雄黄矿区为研究区域,共采集水样品7个,土壤表层样品23个,采用高效液相色谱-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(HPLC-ICP-MS)对所采集的水样品和土壤样品中的As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,并分别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土壤中的As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风险.结果表明:流经矿区的黄水河样品中As的含量明显远远高于不流经矿区的水样品中的As含量,水样品中的As主要以As5+ 形态存在,所占平均比例为96.5%;修复后土壤中的As含量比原污染土壤中的As含量明显降低,修复后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As占21.2%~54.0%,含量范围为3.52~24.90 μg/g;原污染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As占12.6%~80.3%,含量范围为37.7~2 578.6 μg/g,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As主要以无机As(As3+, As5+)形态存在且As5+的含量大于As3+;原污染土壤中的As污染程度远大于修复后土壤,修复后土壤中的As多属于轻度污染. |
关键词: 砷 形态 矿区 污染评价 |
DOI: |
分类号:X132 |
基金项目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(41301565);中国地质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资助(CSJ202014);中国地质大调查项目资助(DD20190589) |
|
|
|
Abstract: |
|
Key words: |